-
片碱氢氧化钠固体和液体有什么区别?发生泄露怎么办
片碱又名氢氧化钠,它是一种极具碱性的物质,可溶于水,并能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分为固体和液体两种。固态片碱,储存和运输都更方便,节省成本。但它使用时比较麻烦,需要提前溶解。有人从成本上说液碱比片碱贵,其实这种说法不太准确。虽然采购成本上液碱确实高一些,但人工成本却省去了。液碱,也就是液态的NaOH,反应速度非常快,添加也很简单。但它的问题是溶解度不太好控制,特别是在低温下容易结晶。氯碱厂因为生产工艺的
2025-04-02 admin 33
-
PAC聚合氯化铝生产工艺是什么?有哪些含量
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艺:传统法: 主要采用铝盐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再经聚合反应制得PAC。这种方法生产成本低,但产品质量相对不稳定。中和法: 采用铝盐与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碳酸钠等)进行中和反应,生成PAC。这种方法可获得更高质量的PAC,但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电解法: 利用电解铝盐溶液,在电解过程中生成PAC。这种方法可获得高纯度的PAC,但生产成本较高,目前应用较少。按照Al2O3含量分类:
2025-03-17 admin 30
-
聚合氯化铝PAC的盐基度是什么?不同的盐基度影响絮凝效果
聚合氯化铝的盐基度是聚铝中相对重要的指标,特别是针对饮用水级别的聚铝产品。盐基度越低,其价格越高,各采购商可以根据厂家的实际情况来操作。另外不同原材料,不同工艺生产处理的聚合氯化铝产品的盐基度也是不同,这就需要厂家来进行调整。提高聚氯化铝产品的盐基度,可大幅提高生产和使用的经济效益。盐基度从65%提高到92%,生产原料成本可降低20%,使用成本可降低40%。聚合氯化铝具有吸附、凝聚、沉淀等性能,其
2025-02-24 admin 56
-
除磷剂的除磷原理,处理后能够达标排放吗?
除磷剂一般指聚合硫酸铁,其主要原理是除磷剂中的铁离子与废水中的磷酸根离子(PO₄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金属磷酸盐沉淀(如AlPO₄、FePO₄、Ca₃(PO₄)₂等),随后通过沉淀分离技术(如混凝沉淀、气浮等)将其从废水中分离出来。聚合硫酸铁除磷具有以下特点1.高效去除:能针对性地去除无机磷和有机磷,对总磷去除率高,有助于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2.适应性强:适用于不同来源的废水(如电镀、
2025-02-20 admin 51
-
聚合氯化铝PAC有什么危险性?对人有害吗
聚合氯化铝的净水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凝聚阶段、絮凝阶段和沉降阶段。凝聚阶段在药液注入混凝容器与原水快速混凝时会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微细矾花,此时水体变得更加浑浊,它要求水流能产生激烈的湍流。然后聚合氯化铝进入絮凝阶段,絮凝阶段是矾花成长变粗的过程,要求适当的湍流程度和足够的停留时间(10~15min),至后期可观察到大量矾花聚集缓缓下沉,形成表面清晰层。当聚合氯化铝处于沉降阶段时,它
2025-02-18 admin 43
-
影响聚合硫酸铁使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聚合硫酸铁使用效果的因素1、水质PH值的影响当水中的PH<4时,聚铁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铁会溶解在酸性废水中,以铁离子的形式存在,没法起到吸附架桥作用。而将水中的酸碱度调节至6.5-7.5之间,使聚合硫酸铁生成氢氧化铁胶体,从而起到吸附沉降的作用。2、水体温度影响。水解温度与其反应时间存在密切关系。这是由于水温过低会影响水的粘性,减少水分子发生布朗运动,影响水体的混凝效果。从另一方面来说
2024-12-26 admin 70